Categories
未分類

祝賀Ms Linda Yip 葉惠敏女士當選中國美髮美容協會特邀副會長一職!

2022年10月17日,中國美髮美容協會第七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各地美髮美容行業協會的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出席了本次大會。在中美協唐會長及各位領導的選舉和美髮業界各位朋友的支持下,Ms Linda Yip 葉惠敏女士當選中國美髮美容協會特邀副會長一職。
Categories
未分類

《美容美髮》雜誌專欄——疫情影響下的馬來西亞美業

《美容美髮》雜誌專欄——疫情影響下的馬來西亞美業
葉惠敏 Linda Yip
連達美業集團董事長
香港資歷架構美髮業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委員
香港職業訓練局榮譽院士(2022)
Linda:本期我邀請到馬來西亞的 KAREN 和 ALAN 可以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想法,這兩年疫情雖然阻斷了我們的面對面的交流,但是我們的思想交流反而更多了,因為大家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靜下心來去更多更深入地思考未來。
在過去一段時間,我曾與多年的好友王錫堯教授有探討過美髮行業的發展問題,他是香港理工大學一位知名教授,多年來對各大行業有所研究,我希望他作為一位行外的學者來幫忙給美髮業一些意見,他建議我組織美髮同行進行一場“腦力激蕩”從根 源去尋找“問題”與“出路”,所以在 7 月份的時候我們邀請了香港美髮行業朋友們舉行了“工作坊”活動一起來探討。此次活動,我們在王教授的帶領下,從最根源的角度去審視“美髮行業”。
美髮行業作為剛性需求的服務業,即便是在智慧時代還是有其專業性,這也是一個年輕人創業和創收比較容易的行業,同時兼具了商業和藝術創作的特性,所以美髮行業是具備可持續發展的特性。在“工作坊”活動上,王錫堯教授用學術的角度去審視美髮行業,通過專業的知識去幫忙分析行業的過去和現在,引領大家去思考未來。大家也總結了香港美髮行業遇到的問題,主要有:1. 行業缺乏合理制度;2. 外部營商環境惡化;3. 沙龍內部管理混亂;4. 入行年輕人減少,導致老齡化,人才斷層等。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美髮業與其他行業的競爭力,環環相扣又不斷累積,在經歷2 年多的疫情和世界經濟衰退因素的多重疊加下,令從業者不得不正視這些問題。
我們在香港為了美髮業的現狀去反思然後行動,希望各地的美髮業也 能借著此次“疫情”去進行一些反思和探索,三思而後動,或者多年後我 們可能反而會“感謝”此次疫情帶來的轉機。
Karen Poh
馬來西亞Topdown Theory 髮廊創辦人
髮廊銷售系統策劃人
Q1:在疫情特殊時期,馬來西亞美髮業有什麼變化?您是怎樣應對的?
Karen:自從兩年前全球爆發了新冠疫情,整個世界都產生了天翻地 覆的變化。馬來西亞的美髮業因為政府的行動管制令被逼關閉了三次,每次時間14天到連續5個月不等的時間。在零收入的情況下真的是非常的彷徨,這種感覺是從未想過和經歷過的。眼看很多美髮業的朋友們在社交媒體上宣佈髮廊結業,我內心真的非常的傷心。
慢慢地很多馬來西亞的髮廊同業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售賣優惠套票,等待開業後客人可以用來做頭髮服務,這可以説明在零收入的情況下有現金流進來,可以給員工發薪水。有些髮廊還開直播教客人怎樣自己在家剪頭髮,並售賣一些工具讓他們能夠應付不時之需。這也看見了美髮人不甘於躺平的精神。
作為經營了10年以上的髮廊老闆,非常慶倖平時有預留流動現金以防不時之需的習慣。在不能正常營業的期間,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安頓好員工,同時為大家做好心理梳理, 增加學習機會,趁著空擋可以好好充電,陪伴家人,作為管理者,這是必須要做的。
我也在這段時間報讀了幾個網上的課程來進修,令我意識到髮型師不單指要在手藝上精益求精,在管理和心態上也 是非常的重要。幾個月的停頓讓我最深刻體會是,髮廊業要做好日常服務外,在計算成本和流動資金上的平衡是十分重 要,日常要做好風險評估和備用資金存儲,可以在突然無 警的狂風暴雨來臨時能夠抵擋風險,為公司以後營運發展保駕護航。
Alan Pan
馬來西亞Topdown Theory 品牌總監
A Hair World Media 創辦人
Q2:互聯網加速時代,您所在當地美髮沙龍是怎樣進行 互聯網行銷的?
Alan:作為馬來西亞美髮行業一員、沙龍品牌營運者, 我認為這個疫情加速了馬來西亞人認識網路運用的重要性。以前我們只是在社交媒體 FACEBOOK 上分享文字圖片和瀏 覽一些國外的資訊。自疫情爆發期間,大家也紛紛認識到網路行銷生意具有很大的空間,是打造自我品牌的最佳媒體管道。這兩年疫情封鎖期間,我想多與美髮朋友互動聊天,分享一下大家現在狀況,以及探討大家有什麼好的措施應對, 所以開了一個社交平臺 A HAIR WORLD MEDIA 用於分享, 希望可以在馬來西亞美髮界傳播一些正面鼓勵,並且可以深 入探討應對危機的方法。隨著平臺越來越多的朋友加入,越來越多元素在這個平臺進行分享,給予我很大的鼓勵,發現原來年輕代髮型師對於網路是有很多有趣的想法,突然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身處馬來西亞的同業們在網路中看到了希望,現在會透過互聯網行銷的方式來為自己的髮廊進行推廣,以及會透過多媒體平臺來增加個人的曝光機會,這是值得鼓舞的一件好事。因為在疫情之前大家忙於手中工作而不太注重這方面的 推廣。疫情之前,大家對於尋找新客人還是沿用舊模式,寄望于透過舊客人轉介紹一些新客戶來增加業績。現在整個行業已經走向新的模式,例如在社交媒體發送一些客人美麗蛻變的照片或視頻、沙龍一些日常視頻等內容,吸引一些新客人到店進行體驗等內容。對於網路行銷的方面,相信大家很願意學習中國網路推廣技術如抖音或小紅書等成功案例來提 升自己。中國地域寬廣,人口眾多,誕生了阿裡巴巴、騰訊 之類龐大的網路公司,雖然微信、淘寶等軟體在馬來西亞尚未流行,但身為髮廊管理人與美髮媒體的我還是努力地在這方面向中國同行學習,希望通關後能夠親自飛往中國學習和體驗更多先進的方案,多多與中國的美髮同行進行交流互動。同時,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美髮同行可以看到馬來西亞美髮業的一些動態,我們也是一群熱愛美髮和好學的美髮人。
Q3:對於未來的美髮業提升或改進你有什麼建議?
Karen & Alan:我們深信經歷了這兩年的防疫,大家對防疫與應對突發問題有了深度的認知,期待未來美髮業可以 越來越好。因為現在的美髮人都會去尋求不同的平臺與管道 去提升和進步,彌補自己的不足,可以說的留下來的人,一定是有心去做好這個行業的有心人。
行業的未來是屬於年輕一代的,馬來西亞美髮業也比較重視年輕一代的成長,有經驗的過來人非常願意扶持年輕的一代,讓他們繼續在美髮這個行業發光發熱。封閉的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怎樣有系統地去培養新一代,營運整個美髮行業健康發展更為重要。因為科技能夠取代很多實體行業, 但是美髮業卻不能被科技所取代,這是美髮行業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應該適當利用高科技來打造更美好的美髮生態環境,一代傳一代發展下去。
Categories
未分類

「香港美髮業及髮型屋前景及展望綜合調查」啟動典禮

「香港美髮業及髮型屋前景及展望綜合調查」於2022年9月28日正式啟動。立法會議員邵家輝JP、東莞理工學院得利學院執行院長王錫堯教授及恆生大學商學院創業管理理學碩士課程主任鄺家麟博士出席並為啟動典禮致辭。一眾業界精英翹楚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個重要時刻。
自從 2016 年首度進行了美髮行業從業員和消費者的問卷調查,轉眼便是第七個年頭。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受著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都飽受打擊,香港的美髮業亦不能倖免。在這樣的背景下,是時候為香港的美髮業再度把脈,全面性檢視行業的狀況,從中找出行業的強項和弱項,讓同業能把握接下來五至十年內的各種機會,並定出未來的發展藍圖,供政府和相關的機構參考,以爭取它們的支持,令整個美髮行業都能受惠,在一個相對有的利環境下成長。
在此目標下,由亞洲髮型藝術家協會(AHMA)的葉惠敏女士倡導下,美髮業的同儕和友好先進約三十人參與了該會和香港商業專業評審中心(PVCBS)在 7 月 27 日聯合主辦了「如何更好運營美髮行業」的研討會。在東莞理工學院得利學院執行院長王錫堯教授的帶領下,參與者以開放和坦承的態度,從髮型師的專業地位到行業生存等問題作出深入的討論,在多個方面上獲得共識,並於9月14日在香港恆生大學商學院舉行籌備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
香港美髮業及髮型屋前景及展望綜合調查是由香港恆生大學商學院承辦。院內的兩位教授鄺家麒博士和萬穎恩博士將任項目牽頭人,帶領五人的研究團隊負責具體落實和執行相關的調查工作。整個調查項目以一年為限,透過有系統的數據收集,並走訪不同的持份者,以持平的心態進行全面而客觀的分析,務求將不同的聲音有效地滙合起來。
Categories
未分類

葉惠敏女士獲頒發VTC 榮譽院士

職業訓練局(VTC)於2022年9月28日頒授榮譽院士榮銜予Ms Linda Yip 葉惠敏女士及另外六位精英人士,表彰他們對推動職業專才教育以及社會發展的卓越貢獻。
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先生擔任頒授典禮的主禮嘉賓。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先生致辭時感謝各榮譽院士對VTC及職業專才教育發展所作的貢獻。他感謝VTC一直致力培育青年人,為他們裝備知識與技能,成就不一樣的人生,建設香港。
VTC主席戴澤棠先生感謝各榮譽院士對VTC的貢獻,並讚揚他們不單在其專業領域成就卓著,對推動職專教育的發展更加是不遺餘力。他表示,有賴政府和業界伙伴的持續支持,VTC過去40年來為各行各業培育無數優秀專才。
典禮上播放讚揚七位業界翹楚熱心貢獻自己的專業識見,擔當教育界和業界之間的橋樑,亦於多方面支援學生發展,包括為他們提供實習及就業機會;協助他們培養正確價值觀和掌握知識技能,充分裝備他們終身學習,加強就業能力,為業界提供具價值的支援,促進行業人力發展。
Categories
未分類

「香港美髮業及髮型屋前景及展望綜合調查」籌備會

2022年9月14日,由AHMA創辦人Ms Linda Yip 召集發起的《香港美髮業及髮型屋前景及展望綜合調查》籌備會議在香港恆生大學商學院舉行。
與會人員:
東莞理工學院得利學院執行院長 王錫堯教授
前TONI & GUY Academy校長 Patrick Chu
傾嚇講嚇chitchat創辦人 Michael Lam
前青年學院美髮導師 Erica Lam
AHMA會長Kenny Wong及一眾委員在線上參與會議。
港恆生大學教授鄺家麒博士及萬穎恩博士就行業報告的研究方向及範疇提案;榮譽顧問王錫堯教授、顧問專家團及各位業界精英委員予以寶貴的意見,希望《香港美髮業及髮型屋前景及展望綜合調查》能得到業界支持,通過問卷反映業界情況。
Categories
未分類

「美容美髮」好文分享——如何轉型男士店

文章轉載自「美容美髮」 2022年5/6月 總第336期 專欄 「如何轉型男士店」

 

邵強

品味男士理髮館創始人

美順染護專業店創始人

多家連鎖企業經營顧問

北京聖麒美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北京輝藝學院經營管理課程講師

從業20年,經歷了美業二十幾年店型的轉變,從會員卡制度的店型、外創店型,網路店型、潮店店型、個性化、市場細分化的店型;一路走來看到了中國美業在不斷的與國際接軌與專業細分。

上期與大家分享我個人從事美業的經歷及為什麼要開男士店,那這一期我想和讀者們分享一個目前比較受關注的話題:如何轉型男士店?現在美業市場中男士專業店為何越來越多?

 

一、男士專業店為何越來越多:我相信這個話題在近三年內(疫情期間)是很多美業人討論最多的,首先我們要想一個邏輯,為什麼男士店這個話題被討論的最多?是因為在疫情的大環境下,原本我們還算是“平靜”的進行卡金充值、技術學習、開分店等經營模式發生了變化。疫情導致女顧客進店的頻率越來越低,疫情在各個城市的“此起彼伏”,造成門店經常停業,苦不堪言,經營現金流越來越少,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也就在這個期間,市場上出現了專門服務男士理髮的門店,剪髮價位還不低,裝修調性也很足,最主要成本很低,利潤很高,迅速的在市場上浮出水面,備受美業人關注。

 

近兩年男士專業店越來越多,但是利潤高的卻很少,大部分以工作室為主,這是因為多數人認為油頭髮型就是男士店,只要學會油頭,漸變,刮臉就能開個店了,客人就會源源不斷,我相信三年前有這樣的想法或許還能賺一些市場紅利,可是市場上男士店越來越多,男士漸變的技術上大同小異,那技術的競爭力就會被縮小,同時價格戰就會出現內卷,那麼利潤更是少的可憐了。所以,轉型男士店不只是學個油頭,漸變就可以了,而是真的要進行一次行業內的“跨業”轉型,一次由內到外的整體轉型。

 

二、如何轉型男士店:barbershop 的由來是什麼?歷史是什麼?文化是什麼?這需要大量的資料來填滿我們的大腦,來改變對 barber 的認知,而不是從網上簡單的看幾眼就瞭解的。再來,barber 文化延續了這麼長時間,絕對不是一部分設計師所認為的用梳子也能剪出來,沒那麼複雜,簡單,不用花那麼多學費去學,在抖音上學一學再加上這麼多年男發的功底就可以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如果真的這麼簡單,barber文化就不會有百年的歷史了,專業男士髮型與傳統男士髮型在本質上,造型上,精緻度上,美感上都是截然不同的;還有就是從品項上也很重要,它與傳統沙龍注重品項的程度是一樣的,最大的區別就是頻率,傳統沙龍的燙染回購率一般都在 3—6 個月一次,男士店的燙染回購率 1.5 個月—3 個月一次,重要的是客單價不比女士的底,這樣大家就能算出來,整體客人的年消費就比傳統沙龍高了。但是大家不要被所謂的理論誤導,這裡面需要大量的技術體系,美感體系做支撐,才能有結果,而不是一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牢固的事業。

當男士專業店實現了技術紮根、美感紮根之後,最後拼的一項是服務。服務的好壞直接決定這家門店的“層次”。我們來一起分解服務這個話題,多數人認為服務與服務流程是一樣的概念,其實不一樣,服務流程是建立起標準化,客人從預約那一刻開始就要出現標準化流程,然後到客人進店的接待流程、洗髮流程、剪髮流程、設計流程、燙髮流程、染髮流程、護髮流程、頭皮流程、修面流程、外賣流程、結帳流程、回訪流程、客戶檔案、回購流程、再到公域流量轉私域流量流程,這些流程化標準都要一一做好。

紮根,然後才是服務,服務是有感情的,裡面富含人的情感,客人是有感知的,它需要髮型師的用心程度,那麼髮型師的用心程度取決於門店管理者的文化培訓程度。以上這些功課做足後,其實一個門店的輪廓也就出來了,連鎖化也會呈現出來。

那麼轉型還有一種就是在現有的沙龍裡面分出一塊地方做專業男士,所謂增項,首先說這樣做沒有對不對,只有適不適合,只要是符合自己門店當下的實際情況就可以,這裡我只說幾個重點,第一,因為是店中店一定要注意裝修的區分,非常重要,要給出獨立空間,營造氛圍感,它的目的體現的是視覺上的專業衝擊,再來就是文化上的注解,要給客人很合理的解釋為什麼這麼做,目的是方便與客人接受這種店中店的模式(大多數男士不喜歡店中店)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管理上要做徹底的區分,上面有詳細的分享,尤其是銷售邏輯要做徹底的區分,不然會適得其反。